2004-12-29

阿姆斯壯身世坎坷 媽媽打點一切

阿姆斯壯身世坎坷 媽媽打點一切

阿姆斯壯身世坎坷 媽媽打點一切 寄給朋友   友善列印

【聯合新聞網 記者王樹衡/綜合報導】
第一位登陸月球的人叫阿姆斯壯,同樣的在今年體壇創造環法六連霸歷史也叫阿姆斯壯,兩人雖站在不同領域上,卻都在歷史上留名,「阿姆斯壯」這個名字,將刻劃在全美人民的心中。

廣 告
然而騎著「風火輪」締造歷史的阿姆斯壯,卻並非他的本姓,因為小時候坎坷的身世,讓他從了繼父這個姓。在他出生不久,父親就拋棄了他們母子,母親來到德州替他找了個繼父,但跟了繼父的姓,還是沒多久就離開,阿姆斯壯從小就沒有享受過父愛。

一手將他帶大的母親,是他這輩子最大的倚靠,他從小就學游泳,後來改練鐵人三項,他母親總是做他的司機,為他打點一切,有一次他參加鐵人三項比賽,找不到贊助商時,他就請人在衣服上印上「我愛媽媽」,母親是他最大贊助商。

1996年是他人生最大轉折的一年,他在參加完一項歐洲賽事後,身體感到不適,突然他開始視線模糊,甚至還會咳血,這下子問題大了,經過檢查,確定是罹患睪丸癌,醫生斷定他只有兩成的希望。

經過手術切除睪丸、肺部及腦部腫瘤後,他再接受長達四個月化療,忍受極大的痛苦,就是不讓母親失去他這個兒子,最後他成功了,醫生說他恢復到九成以上。

兩年後他才重新騎上車子,1999年在環法賽打敗群雄,開啟了六連霸第一次偉業。而在去年在離婚打擊及對手強力追擊下,越挫越勇,他最後還是以僅僅61秒之差贏得冠軍。

今年他成就史上無人能及的紀錄,再度榮膺美聯社最佳男性運動員,他的傳奇將會留在每個人心中。

******
就是不讓母親失去他這個兒子
******
真是令人感動的一句話,
不管是多麼艱困的時候,
還是只有家人的支持永遠都在。
所以在做任何事之前,不是應該多為他們想想嗎!!

北韓:學習外語可防止腦細胞老化

北韓:學習外語可防止腦細胞老化

【中廣新聞網 】
北韓「朝鮮資訊網」的網站,在今天提出了一個特別的觀點:那就是學習外國語,可以防止腦細胞老化。該網站最後還說,如果老年人想活得更年輕,就應該把自己想得比實際年齡年輕十歲。(王長偉 漢城報導)

廣 告
南韓「聯合通訊社 」報導指出,北韓的「朝鮮資訊網」的網站強調說,兒童還不會走路時,有一百四十億個左右的腦細胞,但是二十歲以後,每天約有十萬個腦細胞老化或死亡。學習外語是防止腦細胞老化的最佳方法。

北韓的網站表示,如果要記住外語辭彙及語法,並將外語文章翻譯成本國文章,就要最大限度地發揮腦細胞的功能。也就是說,發揮記憶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及創造力這四項能力,是鍛煉腦細胞的最好方法。

該網站並進一步說,如果認為自己已經老了,大腦就會很快老化。即使年歲已高,也要不斷提高精神勞動能力。

北韓強調:人民應該喜歡並理解新事物,才能避免精神空白,是防止大腦老化的第一步,但北韓亦警告說,不應該過於頑固,應該擁有一定的度量。

該網站最後表示,如果老年人想活得更為年輕,就應該將自己想得比實際年齡年輕十歲。如果中老年人把自己的年紀減掉十歲,嗜好、興趣及希望等所有心理狀態都將回到十年前的水準。(中廣記者王長偉 漢城報導)

******
這是一定要的啊!
人的潛能是無窮的,
怎麼可以隨便服老呢!! :P

2004-12-27

大約每7個人中就有1人罹患憂鬱症

大約每7個人中就有1人罹患憂鬱症

莊凱迪(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成人精神科醫師)憂鬱症(新聞、網站)是很常見的心理疾病,大約每7個人中就有1人罹患憂鬱症,由此可知憂鬱症是一個常見的心理疾病,患者實在不需因罹患此症而覺得羞恥。

廣 告
憂鬱症病人內心的痛苦,是其他人所難以體會的。而其週遭的朋友或親屬常誤以為病人是無病呻吟,因此只會勸患者「想得開」。其實,若能想得開,就不是病了。而病人也常在這種無人理解的狀況下,想以自殺的方式求得解脫。事實上,親友若能接納病人患病的事實,並能敞開心胸與其深談,病人就不會選擇自殺。

我常告訴病人,只要不輕易結束生命,就有百分之90%的治癒機率。所以,在治癒機率這麼高的前提之下,還選擇自殺實在是很不智的。不過病人在症狀發作時往往無法思考,判斷能力也會大幅降低甚至扭曲。如果能像作者文中所描述的擁有家人的關懷與接納,才是病人復原的原動力!

現今媒體的負面報導,常刺傷精神病患的自尊,其實根據統計顯示,精神病患傷人的危險性,並不會比一般人高,在媒體報導中的精神病患,幾乎都是未規律治療的病患,經過規律治療的病患,則比與我們擦肩而過的陌生人還要安全。

更值得媒體探討的是,為什麼可以受現代醫學控制的精神疾病,卻因為一、二個未受治療的特例,而釀成悲劇演變成社會新聞事件?這當中社會、政府、醫療機構、以及家人是否疏漏了什麼?每一則精神患者傷人的悲劇事件背後,隱藏著未能事先防範的真相,這些更需要媒體的報導與釐清。


******
真的有這麼多人有憂鬱症啊?!

2004-12-24

討厭鬼來電 幫你擋

討厭鬼來電 幫你擋

受夠了來話號碼不顯示的詐騙集團騷擾?躲避討厭的電話連環Call?中華電信今天推出「來電黑名單」服務,不但可將你不想接聽的號碼設定為黑名單,對於發話不明的來電也可以幫您轉進語音信箱,先加以過濾。

「7高」阻姻緣 台灣單身族 破600萬

「7高」阻姻緣 台灣單身族 破600萬

【聯合新聞網 記者蘇秀慧/報導】
台灣單身人口已突破600萬大關,根據最新調查顯示,造成現代人晚婚的門檻除傳統的眼光高、年齡高、自尊高「三高」外,還增加了學位高、地位高、肥水外流高及遇人不淑機率高「四高」,這七高阻斷了許多想婚單身男女的姻緣路。

******
跟我昨天的分析幾乎一模一樣……

2004-12-21

亞洲「幸福」墊底 台灣排名32

亞洲「幸福」墊底 台灣排名32

《華爾街日報》與《經濟學人》雙雙報導,位在印度與西藏交界的不丹,是強調幸福與經濟成長並進的指標個案。《經濟學人》說,「對窮國而言,不丹經驗是非常重要的」。

即使想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不丹卻不盲從國際組織訂定的規則。不丹第四任也是現任國王汪曲克,提出「國民幸福毛額」(Gross National Happiness)為治國綱領。他認為,單單經濟成長無法帶來滿足。

根據《經濟學人》報導,不丹的國民幸福毛額靠「四隻腳」支撐。第一是追求永續與社會經濟發展一樣重要;第二必須維持原始的環境;第三必須保存與提倡不丹文化;第四要有清明的國家治理。

在這四大原則下,不丹堅持有所不為。上個月不丹成為全球第一個禁菸的國家。不丹雖然開放觀光,但不像一般開發中國家以低價取勝,不丹觀光客大多是散客,每天最低消費二百美元,大約新台幣六千多元。以價制量,避免過度觀光對於不丹整體社會的衝擊。

危機一發

危機一發

「危機一發」實在是個老少咸宜,賓主盡歡的正點遊戲機!平常在家準備一台,有客人來時(尤其是小客人),就可派上用場。如果有一群小孩子吵鬧不休,趕緊出動這一台,保證立刻化干戈為祥和。歲末寒冬,年節將近,更是送禮自用兩相宜的好標的!

2004-12-19

數學成績最爛的數學大師──埃爾米特

數學成績最爛的數學大師──埃爾米特

數學成績最爛的數學大師──埃爾米特

 

他是十九世紀最偉大的代數幾何學家,但是他大學入學考試重考了五次,每次失敗的原因都是數學考不好。

他的大學讀到幾乎畢不了業,每次考不好都是為了數學那一科。他大學畢業後考不上任何研究所,因為考不

好的科目還是──數學。數學是他一生的至愛,但是數學考試是他一生的惡夢。不過這無法改變他的偉大:

課本上「共軛矩陣」是他先提出來的,人類一千多年來解不出「五次方程式的通解」,是他先解出來的。

自然對數的「超越數性質」,全世界,他是第一個證明出來的人。他的一生證明

「一個不會考試的人,仍然能有勝出的人生」,並且更奇妙的是不會考試成為他一生的祝福。怎麼會這樣

呢?嗯……也許能在本文中找到答案喔!翻開歐洲的地圖,在法國的東北角嵌著一塊小小的版圖,名叫洛林

(Lorraine)。這個地方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因為北扼萊茵河口,南由馬恩河(MarneRiver)可以直搗巴

黎;瀕臨的阿登高地(Ardennes)是軍事制高點;地層中蘊藏歐洲最大的鐵礦。早在神聖羅馬帝國時代,洛林

草場上就染滿騎士的鮮血;1871年德國的鐵血雄兵蹂躪法國後,要求法國割讓的土地就是洛林。

革命家的血統

經過百年來戰爭的洗禮,洛林留下來的是一批苦幹、達觀的法國人,足能面對環境的苦難。埃爾米特(Charles

Hermite)1822年12月24日出生在洛林的小村莊Dieuge,他的父祖輩都參與了法國大革命,祖父被大革命後的極

端政治團巴黎公社(Commune)逮捕,後來死於獄中;有些親人死在斷頭台上;他的父親是傑出的冶礦工程

師,因為被公社通緝,逃到法國邊界的洛林小村莊,在一家鐵礦場中隱姓埋名做礦工。鐵礦場的主人叫雷利

曼(Lallemand),一個標準強悍的洛林人,有一個比他更強悍的女兒瑪德琳(Madeleine)。在那個保守的時代,瑪

德琳就以「敢在戶外穿長褲不穿裙子」而著名,兇悍地管理礦工。但是一遇到這位巴黎來的工程師,她就軟

化了,明知對方是死刑通緝犯還是嫁給他,而且為他生了七個孩子。埃爾米特在七個孩子中排名第五,生下

來右腳就殘障,需扶枴杖行走。他身上一半流著父親優秀聰明、理想奮鬥的血液,一半流著母親敢作敢為、

敢愛敢恨的洛林強悍血統,譜成不凡生涯的第一個升記號。

數學課本垃圾論

埃爾米特從小就是個問題學生,上課時老愛找老師辯論,尤其是一些基本的問題。他尤其痛恨考試;後來寫

道:「學問像大海,考試像魚鉤,老師老要把魚掛在魚鉤上,教魚怎麼能在大海中學會自由、平衡的游

泳?」老師看他考不好,就用木條打他的腳,他恨死了;後來寫道:「達到教育的目的是用頭腦,又不是用

腳,打腳有什麼用?打腳可以使人頭腦更聰明嗎?」他的數學考得特別差,主要原因是他的數學特別好;他

講的話更讓數學老師抓狂,他說:「數學課本是一灘臭水,是一堆垃圾。數學成績好的人,都是一些二流頭

腦的人,因為他們只懂搬垃圾。」他自命為一流的科學狂人。不過他講的也沒錯,歷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家大

多是文學、外交、工程、軍事等,與數學不相干科系出身的。埃爾米特花許多時間去看數學大師,如牛頓、

高斯的原著,他認為在那裡才能找到「數學的美,是回到基本點的辯論,那裡才能飲到數學興奮的源頭。」

他在年老時,回顧少年時的輕狂,寫道:「傳統的數學教育,要學生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地學習,訓練學

生把數學應用到工程或商業上,因此,不重啟發學生的開創性。但是數學有它本身抽象邏輯的美,例如在解

決多次方方程式裡,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美感。數學存在的價值,不只是為了生活上的應用,也不應淪為

供工程、商業應用的工具。數學的突破仍需要不斷地去突破現有格局。」

 

孝順的天才

埃爾米特的表現讓父母憂心,父母但求他能把書唸好,再多的錢也願意付出,就把他送到巴黎的「路易大帝

中學」(Louis-le-Grand)。因著超卓的數學天份,他無法把自己塞入數學教育的窠臼,但是為了順父母的意,又

必須每天面對那些細微繁瑣的計算,以致痛苦得不得了。這位孝順的天才,似乎註定終生的自我折磨。

巴黎綜合工科技術學院(Polytechnique)入學考每年舉行兩次,他從十八歲開始參加,考到第五次才以吊車尾的

成績通過。其間他幾乎要放棄時,遇到一位數學老師李察(Richard)。李察老師對埃爾米特說:「我相信你是

自拉格朗日(Lagrange)以來的第二位數學天才。」拉格朗日被稱為數學界的貝多芬,他所作的求根近似解被譽

為「數學之詩」。但是埃爾米特光有天份不夠,李察老師說:「你需要有上帝的恩典,與完成學業的堅持,

才不會被你認為垃圾的傳統教育犧牲掉。」因此他一次又一次地落榜,卻仍繼續堅持應試。

 

騎在蝸牛背上的人

埃爾米特進技術學院唸了一年以後,法國教育當局忽然下一道命令:「肢障者不得進入工科學系」,埃爾米

特只好轉到文學系。文學系裡的數學已經容易很多了,結果他的數學還是不及格。有趣的是,他同時在法國

的數學研究期刊「純數學與應用數學雜誌」發表「五次方方程式解的思索」,震驚了數學界。在人類歷史

上,第三世紀的希臘數學家就發現一次方程與二次方程的解法,之後,多少一流數學家埋首苦思四次方程以

上到n次方的解法,始終不得其解。沒想到三百年後,一個文學系的學生,一個數學常考不及格的學生,竟

然提出正確的解法。埃爾米特知道自己已經「對數學的開創性研究中毒很深,熱愛得無法自拔」,幸得好朋

友勃特倫(Bertrand)趕忙幫他補習學校要考的數學。對這一個具有開創性的天才,僵化的數學教育帶來無邊的

苦難;惟有友誼的瞭解與鼓勵能夠支持他走下去,並使他在二十四歲時,能以及格邊緣的成績自大學畢業。

由於不會應付考試,無法繼續升學,他只好找所學校做個批改學生作業的助教。這份助教工作,做了幾乎二

十五年,僅管他這二十五年中發表了代數連分數理論、函數論、方程論……已經名滿天下,數學程度遠超過

當時所有大學的教授,但是不會考試,沒有高等學位的埃爾米特,只能繼續批改學生作業。社會現實對他就

是這麼殘忍、愚昧。

 

不考試的老師

能夠使埃爾米特不憤世嫉俗、坦然前行的動力是什麼?有三個重要的因素,一是妻子的瞭解與同心。埃爾米

特的妻子,是他大學好友勃特倫的妹妹,她無怨無悔地跟隨這個不會考試的天才丈夫,一年一年地走下去。

二是有人真正地讚賞他,不因他外表的殘廢與沒有耀人的學位而輕視他。欣賞他的人後來也都在數學界享有

盛名──包括研究無窮級數收斂、發散與微分方程式而著名的柯西(Cauchy),發表橢圓函數、行列式理論而

著名的雅科比(Jacobi),「純數學與應用數學雜誌」的主編劉維爾(Liouville)。這些都是行家,而來自真正行家

的惺惺相惜,比考試高分的一點虛偽榮耀,更能支助一個失敗者走較遠的路。三是埃爾米特的信仰。埃爾米

特在四十三歲時染患一場大病,柯西來看他,並且把福音傳給他。信仰給他另一種價值與滿足。埃爾米特在

四十九歲時,巴黎大學才請他去擔任教授。此後的二十五年,幾乎整個法國的大數學家都出自他的門下。我

們無從得知他在課堂上的授課方式,但是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確定的──沒有考試。三角幾何裡認識另一個世

界。不會考試給他帶來許多麻煩:工作不順利、多次重考、他人的輕視、自卑……。但是給他帶來許多祝

福:認識妻子、好友、信仰,與整個生命的成熟。後來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數學系的教授貝爾(Bell),在他對歷

史上數學偉人的回顧上,用一段話描述埃爾米特:「在歷史上的數學家愈是天才,愈是好譏誚,講話愈多嘲

諷。只有一個人 例外,就是埃爾米特,他有真正完美的人格。」埃爾米特死於1901年1月4日。晚年寫道:

「三角幾何是永恆、是不朽的。自然界裡沒有任何一個東西是絕對的三角形,但是在人的腦中卻存在著完

美、絕對的三角形,去衡量外面的形形狀狀。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三角的總和就是180°,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三

角的最長斜邊對應最大角。這些三角幾何的基本特性,不是人去發明出來或想像出來的,而是人在懵懂無知

的時候,這些三角特性就存在,並且無論時空如何改變,這些特性也不會改變。我只不過是一個無意中發現

這些特性的人。三角幾何的存在,證明有一永久不改變的世界存在。」

資料來源:

Bell E. T. 1937, "The Man, Not The Method -Hermite", Men of Mathematics, pp.

448~465. Simon & Schuster, INC. USA.

((回麟中首頁))

2004-12-18

WWW File Share 自己架設網頁介面的 FTP 站

WWW File Share 自己架設網頁介面的 FTP 站

WWW File Share 能幫助你和朋友之間分享檔案的軟體,利用它使用者只需要透過簡單的設定,就能架設一個網頁介面的 FTP 站,別人也只要透過網頁連結就能進行上下傳,使用者只需要在軟體安裝後設定要分享的檔案目錄以及供他人連接的通訊阜,然後按下 Start 就可開始啟用了,想要的話也能隨時停止。

不丹成為全球第一個全面禁菸國家

不丹成為全球第一個全面禁菸國家

喜瑪拉雅山佛教古國不丹從今天開始,禁止在公共場合吸菸跟販售香菸,這使得不丹成為全球第一個全面禁菸國家。

不丹駐印度大使表示,不丹人可以從國外進口香菸,但要付百分之百進口稅,而且只能在家吸菸。如果商店違法販售香菸,初犯者罰款兩百二十五美元,累犯者被吊銷營業執照。

不丹政府說,不丹七萬人口中,大約只有百分之一,也就是七百人吸菸,因此禁菸法令對不丹人生活影響不大。

******
這真是個非常好、又難得的好消息……
你可以害自己,那是你的自由,
但是只要影響到我的話,
不管在你眼中是多麼小的一個影響,
還是非常的錯!!

點點滑鼠 萬卷書進門

點點滑鼠 萬卷書進門

【聯合新聞網 記者嚴婷婷/紐約傳真】
再過5到10年,想找圖書館的資料,不用趕著關門前去借書了,未來只要坐在家中的電腦前,連上Google搜尋網,就可以找到你要的世界各國圖書館資料!

深具獲利價值的搜尋網「Google」,目前已在網路圖書館的資料搜尋上花費許多時間和金錢。美國今日報預估,Google在網路圖書館上約投入了1億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48億7000萬元),請人將哈佛、史丹佛、牛津、紐約大學圖書館的資料,1頁1頁的掃描進資料庫,其中包括論文與藏書,預估最少有5000萬本書會成為網路圖書館的資料,1本書最少會花10美元(約新台幣330元)的掃描費用。紐約公立圖書館執行長Paul LeClerc也預估,這將會是史上最大的圖書資料轉換工程。

Google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搜尋引擎,美國經濟中心華爾街又最想控制這塊網路搜索引擎市場,現在除了Google外,MSN與Yahoo都想迎頭追趕。由於首批書多數是絕版書,不會有版權問題,但將來發展的更完整後,會與版權擁有者簽訂合約,分享利潤;也就是說,網友若想上網搜索網路圖書館的文獻資料,就必須付費。

但對Google而言,網路圖書館可能發展出來的網路書局,利潤將更可觀,未來所有的書可能全面電子化,以後消費者要買書,全都得在網路上訂購閱讀,Google向書商收取書籍上架廣告費,才是真正的大市場。

許多教育學者,都對網路圖書館抱持正面看法,因為這項大工程將讓學習不受空間阻隔。

漠視「世代科技」 後果自負

漠視「世代科技」 後果自負

「天生數位好手」

為什麼稱呼這群年輕電腦玩家和組織改造分子為「天生數位好手」?細數這群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在大學畢業之前,已有哪些驚人的集體數位經歷:平均打過將近一萬小時的電玩遊戲;收發超過20萬封的電子郵件及即時傳訊 (IM);用手機通話、玩遊戲和使用資料服務的時數將近一萬小時;看電視時數超過兩萬個鐘頭;幾乎看過50萬則電視廣告。相形之下,他們讀書的總時數頂多 5,000個小時。

這一代比前人更擅長吸收資訊、迅速作決定、同時進行各種任務和多工處理。相較下,30歲以上的世代可謂「數位移民」,因為這些人對科技的熟悉度不像年輕一輩那麼渾然天成。換句話說,就像外國移民一樣,數位移民難以掩飾其「口音」--不論是電子郵件需要印出來看,或用十指打字而不用姆指敲鍵盤,皆可見一斑。可曾發覺,有別於數位移民,天生數位好手從不抱怨「資訊超載」?相反地,他們對資訊求知若渴,貪得無厭。

2004-12-16

我用FreeMind

我用FreeMind

MindMap是什么呢?其实是英国人托尼·巴赞创造的一种提出笔记方法,和传统的直线记录方法完全不同,它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在国内,MindMap又被称为脑图或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以放射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为基础的收放自如方式,除了提供一个正确而快速的学习方法与工具外,运用在创意的发想与收敛、项目企划、问题解决与分析、会议管理等方面,往往产生令人惊喜的效果。它是一种展现个人智力潜能极至的方法,将可提升思考技巧,大幅增进记忆力、组织力与创造力。它与传统笔记法和学习法有量子跳跃式的差异